网站首页    学会介绍    学会动态    学术活动    学会相册    科学普及    学会刊物    加入学会    
  学会简介  
  
        广东省植物学会创立于1935年,是广东最早成立的科技团体之一。现有会员1360人,会员主要分布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部分中学。学会主要依托广东省科研院所(如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中药研究所、广东省林科院...

  联系我们  
  电 话:
020-38034677
  传 真:
020-37252831
  邮 箱:
xuehui@scbg.ac.cn
   
您所处的位置:首页>学会动态
摸清“世界第三极”珠穆朗玛峰的植物家底
2014-07-21 | 编辑: | 【 】【打印 】【 关闭

  珠穆朗玛峰被喻为“世界第三极”,有着世界独一无二的极高山生态系统,具有藏南高原和中喜马拉雅山地两大自然地理单元的地域特征。这里的生物家底是怎样的?日前,光明日报记者采访了负责“西藏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科学考察”的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园林系主任彭培好教授,还原当时的科考情况。
      喜马拉雅地区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也是全球最为关注的生物和生态热点地区之一。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喜马拉雅地区的中段,有着世界独一无二的极高山生态系统,具有藏南高原和中喜马拉雅山地两大自然地理单元的地域特征。尽管我国从1958年起就对这里的动植物进行过多次调查,但一直没有摸清其家底。为弄清珠峰自然保护区的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并进行生态评估,历时3年多的珠峰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科学考察于2009年启动,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湖南师范大学负责野生动物资源考察,而成都理工大学和西藏自治区科技信息研究所负责野生植物资源科学考察。
      彭培好介绍,本次调查涉及珠峰自然保护区所属的定日、定结、聂拉木、吉隆四个县32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既考虑对物种的调查,也考虑对群落和重点物种的调查;调查区域分为南坡和北坡,南坡强调物种和植被分布垂直变化的调查,北坡则以高原湿地、草原、草甸为主,强调对物种集群的调查;调查综合采用红外相机、摄像、摄影、声音分析以及遥感解析等多项技术,提高了野外的发现率。“这是目前为止对珠峰最为系统的科学考察。”
      根据调查,珠峰自然保护区共记录维管束植物1983种,新分布记录60科118属202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14科45属81种。部分兰科植物极有可能是新的物种,目前尚未完成最后的鉴定。而此前,珠峰地区共录得维管束植物1600多种,并且没有详细的植被分布图。但调查同时发现,保护区内道路修建、旅游污染、林木砍伐、过度放牧等正给植物生存带来人为干扰,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通过系统科考,建立了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分类系统,并对主要植被类型进行了群系水平的详细描述。及时准确掌握了珠峰自然保护区内的动植物资源家底,为科学合理利用资源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为全国和全球对该区域的保护提供了重要支持。
 
(新闻来源:光明网)
 
 
版权所有:广东省植物学会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723号中科学华南植物园│电话:020-38034677│传真:020-37252831│邮箱:xuehui@scib.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