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人类活动的加剧,特别是热带经济作物如橡胶等的大面积种植,西双版纳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面临严重的威胁。DNA条形码能够利用一小段DNA序列快速进行物种鉴定,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一个极为有效的可靠途径。
版纳植物园植物系统发育与保护生物学研究组从2008年起,对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植被类型的热带森林开展了区域DNA条形码研究。从隶属于76科、259属、655树种的2052个个体中获得了rbcL、matK、trnH-psbA和ITS四个DNA条形码片段的5583条序列;利用BLAST方法,结合传统形态学观察及专家鉴定,发现并纠正了野外鉴定错误的99个个体。此外,研究发现作为国际植物DNA条形码联盟推荐的标准条形码的rbcL和matK,对西双版纳热带森林乔木树种的鉴别能力有限,而补充条码ITS虽然受到测序成功率不高的限制,但其树种鉴别能力最高,进而建议将其与trnH-psbA联合共同列为西双版纳地区热带森林树种的DNA条形码;与世界其它热带地区相比,西双版纳地区DNA条形码的树种鉴别能力较低,推测可能与物种组成及共存种之间的差异有关。
本项研究首次建立了我国热带森林树种的DNA条形码数据库,为生物多样性的大尺度调查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促进了系统发育群落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同时,为进一步对该地区开展系统发育多样性的评估和自然保护区合理有效的规划,以及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了可能,为群落系统发育进化树的构建和外来入侵种的快速鉴定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研究成果以Application of DNA Barcodes in Asian Tropical Trees – A Case Study from Xishuangbanna Nature Reserve, Southwest China为题发表在PLoS ONE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