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科研人员建立了一个从菠菜叶片中大量纯化植物光保护蛋白PsbS的方案,并在纯化和结晶的过程中一直维持酸性pH值条件,最终解析了PsbS活性状态的2.35埃分辨率的晶体结构。8月10日,该研究在线发表于《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杂志。
植物与太阳光的关系是“爱恨交加”,一方面光能对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必需的,但另一方面过量光能又会导致植物光合作用装置的氧化性损伤,于是植物逐渐进化出了一种保护机制。在高光照条件下,植物类囊体腔侧的pH会由正常条件下的6.5降低至5.5~5.8,从而激活嵌在类囊体膜上的光保护蛋白PsbS,并进而诱发一种非常有效的高光保护机制——能量依赖的淬灭(qE)。通过qE,植物可以把捕光复合物吸收的过量光能以热的形式安全地耗散掉,从而减少或避免光氧化性损伤。
晶体结构显示,PsbS由四段跨膜螺旋组成,其结构紧密,单体内部没有色素结合位点。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PsbS在非活性状态和活性状态均是二体。(来源: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