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数量从极地向热带地区逐渐增多,但种间作用会不会也在赤道附近增强呢?一项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研究通过揭示植食性昆虫被捕食率的全球格局给予了这个问题肯定的回答。
从北极圈到澳大利亚,研究团队在11635千米的尺度上观测了毛虫的被捕食风险,结果显示毛虫在靠近极地的被捕食率只有赤道地区的八分之一。同时毛虫的被捕食风险同样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这显示出一个普遍的因素在驱动着全球尺度的物种间相互作用。版纳植物园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动态研究组副研究员Akihiro Nakamura和硕士研究生黄述银通过在补蚌20ha热带森林监测样地开展相关工作参与了此项研究,并作为此项研究的共同作者。
这项研究中所用到的实验材料极其简单,科研人员利用孩子经常玩的橡皮泥制作了成千上万“假毛毛虫”,并把这些毛毛虫粘在了全球31个地点的植物上,然后连续多次观测毛虫被捕食后留下的痕迹。捕食者在咬过这些毛虫之后才发现它们被骗了,但是咬痕已经留在了这些橡皮泥毛虫上。科研人员通过这些痕迹进一步辨别出是哪类捕食者捕食了毛虫。人们通常认为脊椎动物是热带地区最重要的捕食者,但在这项研究中蚂蚁等节肢动物却是使毛虫的被捕食风险朝着赤道增加的主要因素,而非鸟类和哺乳动物。这项研究更提示着我们,节肢动物捕食者通过调控毛虫使植物免于被全部吃光,从而使地球保持了绿色,而这些节肢动物的作用越是朝着赤道方向就越发凸显出来。
此项研究通过“分配实验(Distributed Experiments)”的方法,集合21个国家的40位科研人员,通过给每个参与人员分发统一的假毛虫,并遵循标准化的实验流程,使得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分布全球的31个试验点的数据。越来越多的生态学家开始研究大尺度上的生态格局和过程,然而单个研究人员或是团队却没有精力去开展相关实验来回答这些问题,通过设计能被分成许多个小实验的研究,我们能让全世界的科研人员参与进来,一起合作阐释更大格局的问题。
该项研究以Higher Predation Risk for Insect Prey at Low Latitudes and Elevations为题发表在Science上,并在Science首页进行了相关报道。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此项研究请联系此项目的中国联络人Akihiro Nakamura(a.nakamura@xtbg.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