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会介绍    学会动态    学术活动    学会相册    科学普及    学会刊物    加入学会    
  学会简介  
  
        广东省植物学会创立于1935年,是广东最早成立的科技团体之一。现有会员1360人,会员主要分布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部分中学。学会主要依托广东省科研院所(如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中药研究所、广东省林科院...

  联系我们  
  电 话:
020-38034677
  传 真:
020-37252831
  邮 箱:
xuehui@scbg.ac.cn
   
您所处的位置:首页>学术活动
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设20多条科考路线
2016-12-21 | 编辑: | 【 】【打印 】【 关闭

越来越吸引更多全球目光的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将于明年7月23日在深圳拉开帷幕。在大会科学报告前后,组织约一周时间的野外科学考察是历届大会的传统做法,也是衡量各届大会质量的重要指标,更是吸引参会人员的一大亮点。对外国植物科学家来说,中国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和悠久的植物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12月6日至8日,由深圳市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筹备办组织举办的大会野外科学考察(以下简称“科考”)科学导游培训活动在深圳举行。据悉,前期,大会组委会已联合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植物园联盟策划了涵盖中国各植物区系的二十多条科考路线,将全面反映中国植物生物多样性。

促进对中国植物多样性更深刻的理解

今年6月份,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科学委员会领导下的野外科考工作组正式组建,本届大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园联盟理事长陈进研究员担任科考工作组组长,中国植物园联盟系统的10多家植物科学机构以及相关高校——比如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山大学等,作为成员单位将承担覆盖全国各条科考路线的规划和设计,并提供科学导游服务。

究竟有哪些地方入选此次科考路线?本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的野外科考主要针对极高品质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例如云南西双版纳和海南的热带雨林,江西三清山的中国亚热带最典型的常绿阔叶林,伴随青藏高原隆起形成的极高植物多样性的横断山植物,作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的秦岭植物,作为地质历史上第三级遗存的湖北神农架植物,作为中国华北植物代表的长白山植物等等。每条线路都有重点,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展示不同的植被类型。对这些地区的科考必将引起科学界更广泛的关注,促进对中国植物多样性更深刻的理解。

本届大会预计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顶级科学家、植物科学研究人员、教学人员以及青年学者5000人参加。参会人员报名参加相关路线的科考后,将如何前往开展科考,有什么注意事项,交通安全等事宜如何安排等,都需要科学导游来带队进行指引。

全国30多名植物领域专家任科学导游

12月6日,由深圳市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筹备办组织举办的大会野外科学考察科学导游培训班在深圳开班。负责各科考线路的植物园及其他机构选派的30多位专业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这些专业人士将担任明年大会科考的科学导游工作,说是导游,但这些科学导游与一般的旅游导游大不一样,来头很大。很多都是植物学领域的博士,是自身有着丰富野外科考经验的专家。

前来此次培训班为科学导游们讲课的专家更是资深。培训阶段,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植物标本馆主任廖文波讲授了有关中国植物多样性、植物区系、孑遗种、特有种等重要问题,从宏观上对我国植物分布概况进行了讲解;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所长、吐鲁番沙漠植物园主任管开云研究员作了“植物学科考导游经验谈”的报告,指出科考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技巧;上海辰山植物园陈彬博士分享了实用的“科考工具箱”等。

讲课中,学员与专家热烈互动,大家针对线路详细设计及线路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最后,由5位参与培训的专家分成两组,对参加培训的36位科学导游的英文表达、专业能力及野外考察经验进行了考核。

本届大会组委会科考工作组将根据专家考核结果,进一步做好科学导游人员的组织工作,以确保大会期间为参会代表提供良好的科考讲解服务。

野外科考推动国际植物学发展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所长、吐鲁番沙漠植物园主任管开云研究员可谓是中外植物野外科考的见证人和参与者。他从1980年参加中外第一次野外科考——中美湖北神农架联合考察开始至今,多次参与中外植物野外科考。期间,管开云从一名原本学外语的“门外汉”成长为我国植物学领域的资深专家。在他看来,野外科考对促进中外交流、推动国际植物学的发展意义深远。

管开云说道,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对植物的利用密切相关,许多资源都是从最初原始的野外考察获得。许多植物学领域专家、科研工作者等参加国际植物学大会时,都希望能通过开会的契机,更深入地了解和看看大会举办城市和举办国的植物生长和分布情况。

“根据英国一项报告显示,2015年,仅中国就发现了1500多个新物种。”管开云表示,野外科考已有几百年历史,相当多人类可以到达的地方都留下了考察者的足迹,即便如此,还是有新的物种不断被发现。同时,全球气候在变化,生态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对物种产生影响,有的物种消失、灭绝等。这些只有通过科考才能得知,再把科考的结果带回实验室深入研究,以产生更好的利用办法。

此外,管开云提到,虽然目前中国植物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人数众多,但也存在局限性,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前,绝大部分新发现物种的模式标本都存在国外,认识有限。国外的专家、学者也想看地大物博的中国的野外植物分布。通过科考促进多方交流,相互学习。

中国植物物种丰富度排世界第三

中国有近3万种维管植物,仅次于巴西和澳大利亚,排世界第三。中国生态类型多样,植物多形性水平高,尤其是在秦岭黄河以南,横断山脉以东,海南岛以北的东部季风区,分布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中国植物中,还有大量的古老植物,比如,活化石银杏、大熊猫级别的银杉、金钱柳、水杉、珙桐等。有超过一半的古老植物物种约16000种是中国特有的,有8个科251个属的植物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属于中国特有。

此外,中国特有的古老植物中还有大量的孑遗种,该种通常指某一地史时期的生物群或分类群,在历史上曾有大量分布,经过长期的地质历史变迁后,几乎完全灭绝或仅残留的个体。因此,也称为“残遗物”,是古老祖先的种。此类物种特征更加明显,由于古老,其经历的冰川、干旱等环境、气候的信息在其基因中保留了下来,对于研究更有价值。由于在变迁中,其家族中大量的“亲戚、兄弟姐妹”灭绝了,若这些孑遗种也消失了,就等同于一个类型的植物就没有了,其基因库也没有了。因此,此类物种备受关注,许多植物学科研工作者都致力于帮助解决这些孑遗种的繁殖问题。

来源:《深圳特区报》

 
 
版权所有:广东省植物学会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723号中科学华南植物园│电话:020-38034677│传真:020-37252831│邮箱:xuehui@scib.ac.cn